![](http://a.nync.com/.jpg!40)
![](http://static.nync.com/main/images/cungg/cq26-min.png)
后山湾简介:安徽省黄山市歙县的南乡有一座美丽的小山村---浩川村,又名后山湾,座落于海拔1800多米的山涧之中,村的北边是清凉峰,东南方向是搁船尖风景区,建村历史400多年以上,浩川总面积5.68平方公里,有6个村民小组,227户,800多人,村民热情好客,质朴善良。全村主 要生产黄山毛峰,大方茶、野生山核桃、贡菊,野生覆盆子等上等农产品。
野生山核桃树
野生覆盆子
后山湾历史:明朝末年天下大乱,潘氏廾五世祖观老公(又称子明公)看中这块宝地,带着两个儿子(善寵、善时)从皂汰迁徙至此定居。父子三人同心,黄土变成金,父子同创开天辟地,繁衍生息,砥砺前行,磕磕碰碰,历经四百多年。目前全村二百多户、八百多人都是观老公的后代。后山湾虽居偏僻,但自古以来民风淳朴,人少心齐,不畏艰苦,自強不息。据传,太公进山历尽艰辛,到了第五代潘氏卅世“德”字辈时(嘉庆年间),人丁才逐渐兴旺,村庄格局才初步形成。潘氏支祠、沂洄桥、慈航古殿、五猖廟等建筑均是这个年代建造的。在两百多年前的条件下,一个小村能成此大业,简直是人间奇迹。尤其是水口廟供奉的那些菩萨:关公、关平、周倉,玄坛、观音、童子、汪公汪婆等,件件栩栩如生,光彩夺目,这些价值连城的艺术品,都是老祖宗省吃俭用创造出来的,可惜年代久远疏于管理,很多珍品都已随岁月流失而去。
潘氏祠堂太公像
后山湾非常注重教育,“尊师重教”是该村的优良传统。早在民国初期,后山湾就兴办了“竹溪小学”。南京政法大学毕业的族人潘逸民任挍長,聘请大梅口吳介山老先生任教。吳老先生学识渊博,治学严谨,成效显著,远近闻名。皂汰、水圹湾、長春坞、黄柏山及周边村的学子都赶来求学,为乡村造就大批人材,在歙县教育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頁,从浩川小学也走出了许许多多的浩川人才,都成了各行各业的精英,可令浩川人遗憾的是浩川小学于多年前被撤并了,希望不久的将来她将还能像笔者小时候上学一样,站在山顶就能听到从浩川小学教室里传来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,一句话希望不要让浩川小学成为浩川人永久的回忆。
逝去的浩川小学
浩川风景
村口风景
请欣赏浩川瀑布
注:本文浩川历史由后山湾前辈潘本金提供
点击关注 欢迎转发